信息时报讯(记者 孙婷婷) “除了原水、水厂有多道环节监控水质,我们每个月要把遍及广州市中心城区的自来水采样点回头两遍,为安全性供水特一道保险。”采样工小朱说道。在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水质监测站的采样工们,每天要到自来水供水末端采样并展开可行性检测,每次都要反复一套原始的、容许错误的程序。请求追随本报记者的笔触,走访采样工这个谜样的群体。广州有个国家级水质监测站在市工人体育场旁,就是采样工所供职的部门—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水质监测站所在,外行人很少知悉,这里还有另外一块更加显要的牌子: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广州监测站。1993年,由国家建设部发动,相结合自来水公司水质监测站,这里沦为国家成立的首批13个国家级监测中心车站之一。目前,这里的检测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,经资质确认的检测项目约198项,多达国家标准的106项指标。实质上,从东、西、北江的原水,到自来水厂处理过程中,再行到出厂水,早已有多道水质检测环节。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水质监测站,扮演着供水仅有流程及末端水质守卫者的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