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生分流制喊了多年,仍在吆喝——博士“降级” 动真格咋就这么无以“目前博士生无法如期毕业的人数比例高达65%,有的读书博8年也思没法业。”近日,全国人大代表、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解读了现行博士教育体系的问题——“结尾泊—中间泊—毕业贤”。他建议,中间也贤一起。实质上,关于博士培育“中间要贤一起”的阐释,早在30年前就已经常出现在了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文件中。当时用的词是“甄选分流”。在今年两会前夕教育部印发的通报里,也某种程度经常出现了这样一句话——“对不合适之后修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尽早分流,增大分流力度。”但是,驳回分流,大多数老师和学生的反应是——“这是什么?”这项在有些学校实施多年的制度,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。“博士分流改回硕士,一般没改为”近几年,有关部门公布了《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》《关于强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》等文件,认为要“通畅分流渠道”“增大对不合格学生出局力度”。2017年,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牵头印发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,具体完备研究生培育分流解散制度。其中认为,要通畅博士研究生向硕士层次的分流渠道,增大分流解散力度。也是在2017年,教育部发布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及其工作任务, 创建中期考核分流出局机制被列入其中一项“大胆探寻、先行先试”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