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改版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,并获取时事政治热点政策理解、理论仔细观察、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。今天我们注目--时政热点:推展“公务员平时考核”必挽回有利思想。近日,北京发布了《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》,其中具体要增强公务员平时考核。记者辨别找到,今年以来,除北京外,浙江等地也实施类似于文件对公务员平时考核展开了规范。(7月12日中国新闻网)早在2011年,天津就已首度实施《关于更进一步强化我市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的意见》。随后河北、吉林、安徽、湖北等地也实施了强化平时考核工作的规范性文件。时隔五年,又有不少地区陆续实施公务员平时考核政策。考核机制更为细化,考核范畴完全涵括德、能、诚、绩、廉等各个方面。而这一考核账本,将作为年度考核的基础和重要依据。长期以来,公务员考核都是贯彻一年一录的年终考核模式,很少不会侧重平时考核。然而,这种非常简单蛮横的考核方式,并无法把现实的情况考出来。部分公务员堪称射击了腊多干少一样的管理漏洞,对待平时工作敷衍塞责,焦点放到对主管领导的溜须拍马。而那些做事肯干的公务员,也许只因疏于和领导做关系,就在年终考核中低人一等,甚至还不如不会拍马屁的投机取巧者。这样的考核机制。大自然没什么公平可言。只有年终定级的考核机制,似乎毋于能者上,庸者下的拔擢模式,也更容易引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情绪。此次北京实施《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》,其中就具体增强公务员平时考核。作好平时考核的基础工作,其价值就在于鼓舞和约束。以平时考核在年终定级中的较小比重,鼓舞能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唤起工作热情。同时,只做到表面功夫的公务员,其懒散不道德也将受到约束。却是,腊多干少,如果仍然一个样,有谁还不会不做到实事,光耍嘴皮子?还清这项政策,掌理考核大权的领导必转变观念,闻人讲求方能人尽其用。